顯示具有 禪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禪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

20170108 農禪景觀

<< 景觀 >>

Roberts Roll 蘿蔔絲.邏滾
寫於 農禪 無所住
2017 年前初

天地為景,大化為觀, 
水染經常,油彩無常;
經常幻化,無常不住,
不必擁有,更能享有。

入慈悲門!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

<<天地為景,大化為觀, 不必擁有,更能享有。>>
More Photos: 農禪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

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

中庸

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,
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是故
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
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獨也。

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
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
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
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
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

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

淡水天然道場

在淡水具有自然禪定能量的天然道場:

一、向天晴空道場;
二、馱地雨川道場。

三、聚元天山石舟;
四、大屯花卉綠茵。

五、八連浴場;
六、芝蘭海堤。

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摘錄 照妖鏡 (宣化上人經典開示選輯 I)

page 35, 被三毒所迷
貪,是貪而無厭
瞋,是貪不來,你就瞋了。 
       你因為貪得無厭,得不到時,就生了一 種瞋恨
生瞋恨以後,就會走到愚癡的境界上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走到這愚癡的路線上了。

page 70, 漏盡
天上的魔和鬼神, 都有五種的神通。什麼五種神通?
就是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,
但沒有漏盡通。[神通廣大並不代表是得道聖人]


心得 :貪、瞋、癡,有個發生順序,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對治時,就可以逆序觀照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根總在一個貪字,也就是有所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覺察觀照,將所求處從根砍去,增進無所求行

照妖鏡 (宣化上人經典開示選輯 I)
摘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  五十陰魔淺釋

宣化上人,誕於清末民初中國東北,寂於1995年美國洛杉磯
宣化上人接虛雲老和尚法,嗣溈仰宗,一生特別推崇 楞嚴經、法華經。

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

摘錄達摩二入四行觀

夫入道多途,要而言之,不出二種:
一是理入,一是行入


理入
謂藉教悟宗;深信含生同一真性,但為客塵妄想所覆,不能顯了。

若也捨妄歸真,凝住壁觀,
無自無他,凡聖等一,堅住不移,更不隨文教,此即與理冥符。

無有分別,寂然無為,名之理入。


行入謂四行,其餘諸行悉入此中。

何等四耶?
一報冤行,
二隨綠行,
三無所求行,
四稱法行。


心得:理入者中也,中者,守本真如,心念不動,無有分別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行入者和也,和者,境緣已至,心念既動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前念既生,後念即覺,
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覺知觀照,引之四行,此為心行之道,能了業而調和。

理入,心之歸居安住;
行入,心之出居行道,
           若依四行,則心能起用,即用即歸,不迷歸居道途。

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

摘錄 宋朝天台羅適,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口訣後序

摘錄 宋朝天台羅適,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口訣後序: 法性圓寂,本無生滅,因有生念,遂有生緣。故天得以命之以生,是故謂之命。天命既立,真空入有。前日生念轉而為意識,意識之用,散而為六根,六根各有分別,中有所總持著,是故謂之心。心者念慮之所在也,神識之所含也,真妄之所共處者也,當凡夫聖賢幾會之地也。一切眾生自無始來,不能離生滅者,皆為此心所累。故諸佛惟教人了此心,此心了即見自性,見自性則是菩提也。

私以為: 於此心(mind),有念者資料,有慮者指令,有神識者CPU,能操演算以斷真妄,所斷真妄者軟體程式也。吾人由計算機結構了心之為器,由作業系統了心之為用,心器是自性所造,心用是自性所生,故謂性者心生之所。見自性者能修造心器,見自性者能妙轉心用,故見自性者是菩提智慧。若菩提開顯,則心承智慧轉業緣,以此了業(complete the processes),而歸圓寂無住真空,而顯萬法生心妙有。若菩提不顯,則心承業緣轉業緣,遞相逐逐,流轉六道,求出無期(un-halting processes)。

求出無期: CPU very busy, RAM very busy, Hard Disk very busy, OS 完全 lag, OS 完全拿不回 CPU、RAM、HD 的主控權。可說當機瞎忙。這時只剩斷電一法可治。斷電息諸業妄念。

識: 言之織,即程式語言之編織,對映程式。意: 心上以音,即音頻磁場存錄於心,對映資料。意識對映資料程式。

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

弟子曇琳序 摘要

法師感其精誠,誨以真道, 令如是安心,如是發行,如是順物,如是方便,
此是大乘安心之法,令無錯謬。

如是安心者:壁觀
如是發行者:四行
如是順物者:防護譏嫌
如是方便者:遺其不著

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

禪宗傳承

達摩祖師 (四行、血脈、悟性、破相)
二祖惠可
三祖僧燦
四祖道信
五祖弘忍 (最上乘論)
六祖惠能 (六祖壇經)

六祖惠能
南嶽懷讓
馬祖道一
百丈懷海
黃檗希運
        (黃檗傳心法要)
臨濟義玄
青原行思
石頭希遷
藥山惟儼
雲巖曇晟
洞山良價
曹山本寂